9月5日下午,在由麦盖提县人民政府、期货日报共同举办的“2024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暨‘保险+期货’会议”之“县长面对面”分论坛上,来自各县市的基层干部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为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思考和力量。
近十年来,各大期货交易所和各级财政通过补贴引导,“保险+期货”项目的规模不断壮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保费来源仍然是“保险+期货”项目进一步推广的掣肘,如何找到财政和市场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在静宁县委常委、副县长孙炳旭看来,“保险+期货”项目财政补贴和市场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学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调控和被调控的关系,两者在资源配置方面相互制约又互补。不过,“保险+期货”项目也有其特殊性,它有公共服务和公益的属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对财政的需求会比普通的商品交易更为必需。
现阶段“保险+期货”项目应该怎么做?孙炳旭表示:“首先在具体项目或县域方面要明确目标和原则,是定位到扶持农户的增产增收,还是定位到一个县域的核心经济支柱。只有目标确定了,才能明确财政补贴的方向和力度。其次是财政资金的效率最大化。对于稳定性更高的项目,财政资金应补贴得少一些。对于稳定性差一些的项目,或者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低一些的项目,财政补贴可能要更多一些,甚至在同一个产品里面,可以设计阶梯性的定价或阶梯性的财政补贴,这也是一个优化方向。此外,‘保险+期货’逐步转向市场化的过程,也是金融知识普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深更多合作社和农户的了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其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压力。最后,‘保险+期货’项目还有更多可以开发的潜力,比如金融机构、信贷的参与,以及整个产业链企业的参与,同样也是减轻财政负担的方法之一。”
在推进“保险+期货”项目过程中,乡镇的领导干部、产业大户等都是重要的推动主体。如何加强他们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形成更好的参与业态,是期货界一直思考的问题。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卫华表示,要想培育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可以开展定制化的培训课程,根据乡镇领导干部和产业大户的实际需求和知识水平,设计一些专业的保险和期货的知识培训课程。还要实地考察和案例相结合,参与主体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能直观地感受到实际的效益和风险管理的效果,同时发现自身不足。此外,要对培训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反馈。同时要加强政策的解读和宣传,特别是“保险+期货”相关的政策的支持方向和力度等,让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政策,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不仅如此,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产业情况和风险状况,制定一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以及打造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且有效运用“保险+期货”风险管理的乡镇或产业大户,适当给予奖励,或者在财政补贴政策方面给予倾斜,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保险+期货”模式优化的方向,温宿县人民政府四级调研员艾尔肯·买买提表示,要着重从四方面发力:一是要提高保险产品的适应性,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符合农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二是要强化市场宣导,通过开展培训、宣传,提高农户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积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增加农户对“保险+期货”项目的参与度和使用意愿;三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户提高“保险+期货”项目的参与度,通过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服务进行保障和指导;四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把信息第一时间准确地传递到农户。
在伽师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红润看来,在探索“保险+期货+N”的创新模式中,政府的主导和组织是关键,形成一个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好包括保险、期货、银行、第三方公司等在内的市场各方,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才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建立并形成一个共同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保险和期货两类主体,应当引入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就像‘麦盖提样本’取得的成功经验,则是聚集了各方的力量。只有更多的公司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张红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