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要点速览:
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进一步研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确保物价稳定
确保能源正常供应
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
财政货币政策
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会议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
会议指出,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要进一步研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位稳就业。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扩大,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9%,本地户籍人口失业率均值为5.5%,均与上年同期持平。受疫情影响部分群体就业压力加大,3月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升至5.9%,连续两个月高于城镇失业率总体水平。
上述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此外,税务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11日介绍,4月1日至5月10日,已有9138亿元留抵退税款退至149.5万户纳税人账户。其中,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9.3%,退税金额占比72.7%。留抵退税直达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针对中下游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及金融扶持等定向支持政策会持续加码。“这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背景下尤为必要。”
夯实稳物价基础
会议指出,确保物价稳定。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是充裕的,但不可掉以轻心。要抓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夯实稳物价基础。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我国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2.1%。不过,物价运行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一方面,国际粮食、原油价格上行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国内工业品涨价向居民消费的传导有所增强,黑色系商品价格和新一轮猪周期也可能对物价上涨产生潜在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稳物价排在稳增长和稳就业之后,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目标之一。
“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的1000亿元再贷款工具可能较快落地,这将有助于对冲物流运输成本上升对物价的影响。”钟正生说。
确保能源供应
会议指出,确保能源正常供应。在前期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可再生能源补贴500亿元、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200亿元基础上,再拨付500亿元补贴资金、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要优化政策、强化协调,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增加1000亿元,专门用于同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领域。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通过REITs等
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
会议指出,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有利于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降低政府债务风险。一要鼓励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实施盘活。指导地方拿出有吸引力的项目示范,对参与投资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二要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项目收益水平。对回收资金投入新项目,专项债可予以支持。三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公开透明确定交易价格。确保基础设施稳健运营,保障公共利益。
德邦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介绍,去年5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审核通过首批基础设施REITs,目前市场上已经有12只基础设施REITs,总发行规模达到458亿元,投向交通、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生态环保等方面,其中交通占比54.6%,产业园区占比21.7%。
西南证券分析师叶凡表示,财政部、税务总局此前发布了《关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税收政策的公告》,从降低税负的角度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后续相关部门或继续完善我国基础设施REITs的税收体系。
也有机构建议关注基建投资相关行业机会。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表示,高频数据显示,基建投资形势并未受到本轮疫情的较大影响,年初以来基建投资增速出现显著反弹。从稳增长角度看,传统基建体量大,政府部门影响程度高,可以在短期内快速释放需求。因此,钢铁、水泥、化工、工业金属等行业将有较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