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演进,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为内核谋发展,俨然成为各国角力的新战场。以最短目标时间完成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碳减排任务,既彰显了我国坚持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体现了我国力争在国际博弈气候治理能力、秩序制定权与话语权中谋求主动的战略定位。
一、党的二十大为双碳高质量发展擎旗定向,双碳战略发展以我为主、久久为功
(一)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双碳目标坚定不移
尽管节能减排环保理念由来已久,但与其相关的内容在前两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主要涵盖在生态文明建设章节下。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双碳纳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按照细分重点任务列入推动绿色发展章节独立部署。
(二)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双碳方向旗帜鲜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文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方面,在破解环境约束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既要主动出击又要把控节奏,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在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要既惠当下又利长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布局,同时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锚定市场化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二、期货市场筑牢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以功能发挥为要点推动碳期货市场建设
(一)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促进合理定价形成
碳排放权期货市场能够通过提供公开、连续、前瞻性的远期价格,提高碳市场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形成合理有效的碳定价机制,充分发挥碳市场约束碳排放、激励减排的作用。
(二)发挥风险管理功能,推动企业内生减排
一方面,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形成的未来价格序列,反映了市场主体对未来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预期,为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经营阶段性目标、规避价格风险提供平台依赖。另一方面,参与主体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合理规划内生减排路径,熨平利润曲线,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策励绿色转型的积极性。
(三)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经济运作效率
一方面,期货市场能够提供多种策略组合,满足市场参与主体特定需求,依赖期现联动调动资金跨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盈余与短缺的调配,将虚拟的排放标准转化为交换价值并载送经济效益。同时,以市场化的激励约束引导社会资本流动,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串联碳相关资产项目投资。
三、期货市场赋能绿色发展布局,以品种体系建设为抓手提高国内国际两市场综合影响力
(一)引导创新,持续推动绿色品种研发工作,增补大宗商品产品链条
广期所携绿色低碳基因诞生,积极稳妥推进碳排放权、工业硅等绿色发展类期货产品研发上市。其中,工业硅期货将于2022年12月挂牌上市,为双碳贡献期货力量。一方面,依赖加快相关品种上市,满足控排企业参与碳市场最基本的标的诉求,助力企业加强期现市场联动,促进限排减排,推动产业链条的衔接与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品种的扩容将为市场不断注入活水,为不同需求的参与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度,增强市场黏性。工业硅期货的上市将有效贯通上游冶炼企业及下游生产企业,通过多元化套保工具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平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不确定性。
(二)面向国际,品种布局逐渐向全球“产业链建网”思路落实,增强期货市场国际定价影响力
近年来,国际商品定价权的较量日益突出,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关键。以工业硅为例,目前全球期货市场均未上市该品种期货,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消费和出口国,我国率先上市有利于改善硅能源行业现存的结构性问题,将市场份额大、出口占比高的突出优势转化为与之匹配的国际市场影响力。通过完善国际贸易定价模式,形成有代表性的“中国价格”,进而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引起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固链强链,实现大宗商品期货、全球产业链与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畅通,增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与影响力。
四、期货市场服务我国双碳目标的战略思考
中泰期货紧跟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责任。在双碳行稳致远的背景下,与交易所同行为国家战略增添期货力量。首先,贯彻落实控股股东中泰证券制定的“双碳”行动计划,第一时间制定落实方案,将双碳工作开展以期货品种上市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步推进。其次,主动与广期所碳排放、工业硅等研发团队建立联系,积极融入期货品种研究圈,配合交易所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以及调研任务。最后,通过专项培训、专题报告等形式,强化公司员工对碳市场的了解,为服务客户打牢基础。基于工作开展,形成战略性思考如下。
(一)市场层面,拓宽市场主体参与范围,丰富完善碳期货品种,加强期现联动,更好施展期货市场功能
一方面,有序推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以及金融机构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扭转履约潮汐现象,促进参与主体信息交换有效、定价合理,发挥供需博弈交易实质。此外,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扩容使得更多的中国外贸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碳费用。因此,支持双碳产业链下企业参与国际分工,需要匹配各分工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需要,与欧盟为主的国际市场接轨,做到外部成本内部消化,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实现碳相关重点行业、重点品种全覆盖,品种创新潜力巨大,例如碳排放权期货等直接与双碳挂钩的战略品种仍未上市,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存在很大空间。因此,伴随着绿色期货品种研发上市,我国期货品种的完整性将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绿色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将会更加完备。在此背景下,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持续拓宽,套期保值、含权贸易等多种产融结合新模式,实现期货、期权、基差等多条风险管理方案相结合的新途径。
(二)交易层面,加强碳市场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为期货品种上市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一方面,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暴露出配额总量设定偏松、配额分配方式单一、潮汐交易突出及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完善配额总量控制、分配、监测核查、履约等相关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运行机制,加强违约追责力度,有利于盘活市场积极性,同时为碳期货市场上线提供重要示范。
另一方面,目前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文件尚未发挥立法引领推动作用,约束多以纲要、规划、指导意见等为主,有法可依的现实仍在途中。因此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需要以立法为契机,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落地,提高市场规范程度,协同建立交易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三)国际层面,突破传统国际大宗商品美元体系,实现大宗商品期货、全球产业链与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畅通,构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现阶段,陆续有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登上交易舞台,得到境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使用稳步增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构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关键。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同期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同时计划部署上市的部分绿色期货品种,如广期所工业硅期货等在全球行业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土优势的攒聚,一方面为国际市场提供以人民币计价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大宗商品价格逐渐成为可能,进而建立区域性的定价中心并推动中国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为中国在全球环境容量再分配博弈保驾护航,以品种国际化助力期货市场国际化,增强我国期货市场承载力。